一年一度的兩會結束了。民生類問題是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問題,其中房地產的關注度更為突出。2021年兩會針對房地產又釋放了哪些最新的信號,對未來樓市走向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每年的兩會代表接下來一整年各個領域的工作重心,因此關於房地產方面的關鍵詞也極大程度上揭示了未來樓市的走勢。 01“穩”房價 去年至今,幾乎每一次重要會議中,房住不炒都會被重申一遍。這將是十四五時期中國樓市的總基調,也是未來長期的總基調。 此次兩會關於房地產行業的表述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三穩,即“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這意味着未來針對部分房地產市場過熱的城市,要進一步抑制地價,抑制房價,進而抑制市場預期,“降火”炒房的勢頭,保持市場的穩定。
從今年莆田土地供應計劃來看,玉湖、綬溪、溝頭等50宗地塊,共4705畝計劃出讓。但作為莆田樓市風向標的福州、廈門兩地,早在2月就傳出將採用集中供地模式,即“集中發佈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且一年不超過3次。集中供地將有助於“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有利於部門監管和調控。 02兩“取消” 兩會期間,“取消公攤面積”衝上熱搜,與之同樣具有較高關注的還有“取消預售制”,這讓覺得“公攤面積”標準不清晰、預售導致收房阻礙重重的購房者大力贊成。 不過目前這兩個取消尚在提案階段並且不是首次,但和房產税一樣,取消則意味着革新,需要處理的不僅僅是未來的執行問題。比如取消公攤面積就要解決此前已按照公攤面積進行購買的項目此後的走向問題,以及公攤面積成本核算至套內成本後,房價水漲船高的問題。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莆田最近的《莆田精裝房銷售管理暫行辦法》中,已經明確:裝修價款應以所購商品房套內建築面積進行計價,不動產登記套內面積確定後與購房者進行多還少補結算。
03利“無房” 目前全國多個城市的樓市政策都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剛需購房者,在本次兩會上,首提“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緩解住房困難”,而新市民以及青年人更大比例的就是無房的剛需一族,這意味着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城市從政策端利無房家庭置業。
目前全國多個城市的樓市政策都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剛需購房者,在本次兩會上,首提“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緩解住房困難”,而新市民以及青年人更大比例的就是無房的剛需一族,這意味着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城市從政策端利無房家庭置業。 04增“舊改” 與去年一樣,老舊小區改造,取代了棚户區改造,成為政策焦點。報告提出,2021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而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實際完成4.03萬個,有所擴容。相比舊改,聲勢浩大的棚改,正在退出歷史舞台。
本質上講,舊改接棒棚改,就是新城區和老城區發展的交替。今年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舊改”將接棒,莆田城區的整體城市面貌重塑。據悉,莆田今年總投超2億,135個老舊小區即將改造。
05“緊”信貸 房地產的信貸依然會持續偏緊。信貸問題雖然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及,但是前幾天,代表銀行的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已經定調了。話很直白,“泡沫化還比較大”、“房地產是金融體系最大灰犀牛”、“很多人買房不是為了居住,是為了投資投機”,已經代表了一種態度。 國家的種種政策表明,希望能把房地產相關貸款比例從整個金融體系貸款規模中降下來,甚至是隔離開來,以時間換空間,通過全民收入的增加和GDP的增漲,來逐漸化解房地產這頭灰犀牛。所以,至少上半年,“錢緊”的問題將會持續相當時間,對於經營貸、消費貸等流入房地產的審查也絕對不會放鬆。此外兩會中還提到“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等問題,這些都預示房地產市場將朝着理性的軌道行穩致遠。
而事實上,莆田銀行貸款年初已開始收緊。現在除了四大行,其他銀行的房貸利率都已經上漲了,其中農商行上漲最猛,首套房利率5.85%。另外,莆田各大銀行的房貸審批延長,原先一週半個月就能放款,但是如今很多購房者陷入沒有期限的排隊等候放款。"銀行現在沒額度,那我還要等多久?"2021年開春之初,原本是銀行“開門紅”的貸款節點,不少購房者們卻陷入了焦灼的等待中。
2021年樓市調控將持續從嚴 據統計,2020年全年樓市調控近500次,類型包含但不限於限購、限售、限貸等政策,進入2021年後,這種密集狀態有過之而無不及。 2021年1-3月,全國多個城市出台了樓市新政,包含上海、深圳、杭州等房地產熱點城市。
此外,在2021年已出台的樓市新政中,更多的是針對問題進行精準施策。比如二手房業主“抱團漲價”、杭州的法拍房等,都是針對比較細節的問題,這也是本輪調控進入第5個年頭後,有了新的轉折點——因問題施策,更加精細化的進行調控。 |